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公告]為什麼我會被當?

有同學反應本學期的報告太多, 若把所有課程的報告都加起來, 的確是很多, 但這其實是因為本來應該在上學期上的普生實驗集中到下學期上, 但這意味著是什麼? 這意味著上學期其實太歡樂了 [有關普生實驗報告多的問題請洽2號同學瞭解我的觀點]

那麼普生被當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我相信各位不可能在其它課程找到更客觀的評分標準. 每一位同學的專長都不同, 有些人能考試, 但無法寫報告, 有些人口頭報告很不錯, 但寫報告卻不行. 我們讓考試, 口頭與紙本報告成績都各佔一個比例, 用意是要平衡每一個人的差異所造成的不均. 然後為了顧及各位一開始不適應評分的方式, 我把第一次的成績比重也都降低並逐次調高. 然而在這樣的配分下仍然有多位同學不及格, 還有更多的同學只是低空飛過. 這些同學應該要深切地檢討自己的求學態度與人生目標.

第一次與第三次的報告都發生嚴重的網路文字抄襲現象, 所有報告只要有一句是網路抄襲且未註明引用來源一律只給30分. 抄襲是一件嚴重的道德問題. 各位的無名相簿照片如果被別人盜用為交友大頭照應該不會輕易放過對方吧?

本學期的課程已經結束, 多數同學應該也不會再修到我所開的課, 希望沒被當的同學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走得更穩健順利.

[公告]普生學期末總成績

B942010001 87 B942010003 54 B942010023 81 B942010028 73 B942010034 70
B942010037 60
B942010049 89 B945020022 95 B962010001 67 B962010002 75
B962010003 55
B962010004 67 B962010006 63 B962010007 55 B962010008 67
B962010010 82
B962010011 71 B962010012 57 B962010013 62 B962010014 63
B962010015 68
B962010016 63 B962010018 65 B962010020 68 B962010021 66
B962010022 72
B962010023 69 B962010024 73 B962010025 67 B962010026 62
B962010028 58 B962010029 74 B962010030 71 B962010031 55 B962010032 50
B962010033 64
B962010034 65 B962010035 61 B962010036 83 B962010037 84
B962010038 52
B962010039 67 B962010041 97 B962010042 84 B962010043 75
B962010044 75 B962010045 70

[公告]普生第三次報告成績與評語

  • B962010003 83 對於媒體文字以及聯合國組織之原文之對照有詳細的比較與推敲, 但對於其中所提出的質疑應增加更多的科學引用
  • B962010002 75 文字書寫的結構略嫌鬆散且言有未逮
  • B962010001 75 文字撰寫結構需要再加強, 雖然對事件的介紹尚稱清楚, 但對媒體文字的評述卻只有「第一手」或「第二手」,或是「挺幽默的」
  • B962010004 78 文字撰寫流暢, 但問題和蔡奕宏一樣, 把評論的重點弄成事件, 而非媒體文字.
  • B962010006 78 文字撰寫流暢, 但問題和蔡奕宏一樣, 把評論的重點弄成事件, 而非媒體文字.
  • B962010007 60 可能不瞭解什麼叫媒體評論, 把科景文章貼上來以後, 評論只有感覺人家寫得不錯
  • B962010010 83 對於事件始末的說明清楚, 且對原文, 原文所引伸的科學研究以及台灣媒體的報導有著不錯的比較, 但文字撰寫的技巧仍有待加強
  • B962010008 65 報告撰寫有些草率, 雖然比較了媒體文字, 但所有的比較與科學引述都還是來自媒體本身的文字, 缺乏原始文獻的蒐尋, 認證與研讀
  • B962010012 50 看起來像個讀書報告, 而不是媒體評論, 嚴重的是其中還有抄襲網路文字的嫌疑(直接把文字丟進google就可知道雷同度與來源), 這是嚴重的著作權問題
  • B962010011 78 問題與蔡奕宏雷同.
  • B942010003 78 文章撰寫的確顧及結構與格式, 但是對於內容的介紹比較薄弱, 花太多篇幅在媒體文字上打轉, 而且結語文字過於口語化.
  • B962010044 78 對媒體文字進行了比較, 但是卻沒有想辦法找劉仲康老師拿到該研究的原文以印證自己對媒體文字的質疑是此作業可再加強之處
  • B962010043 80 文字的撰寫流暢, 但結構上有些問題. 如果這是媒體評論, 那麼應該要先由媒體事件開始做為引言. 但這篇作業則是由蜂群失調CCD的成因開始寫起, 最後再草草批評台灣的媒體新聞不專業. 如果這篇文章是對CCD現象的研究現況進行簡介則是一篇尚可的文章, 但對媒體文字的評論則略顯不足
  • B962010042 75 寫作文字過於口語化, 連「嘎」都跑出來了. 雖然查了很多資料, 也引用很多的媒體文字, 但是評論有些失去焦點, 對於每一篇文章的評論文字只有「客不客觀」或「是否冗長」,似乎有點浪費查了那麼多資料的時間
  • B962010041 90 文字通順且用詞成熟, 對於該事件的科學背景與媒體文字的整合做得很好, 文字與圖片的編排清楚易懂
  • B962010039 80 文章架構完整, 但是對於碳足跡的argument的意見評述僅提出懷疑卻未引用足夠的科學證據, 最後的結尾認為少生小孩治標不治本, 但是標是什麼本又是什麼在文中並沒有明確的評估準則
  • B962010038 65 文字撰寫的結構鬆散, 僅根據單篇單版本媒體評論進行討論, 而評論的觀點來源仍然是其它的媒體, 科學嚴謹性不足
  • B962010037 85 撰寫文字成熟, 然對於科學觀點的引述應再加強
  • B962010035 80 文章架構完整, 對於相關報導的追縱與流向做了很清楚的整理, 然而對於孤雌生殖對兩性生殖生物遺傳結構的影響的評論只有個人觀感, 缺乏科學觀點的引述
  • B962010034 73 文字書寫通順,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一段沒寫完就交出來, 另外只比較了媒體文字間的差異, 以及刊登於Nature原文的差異, 不過對於海洋吸收二氧化碳這個議題的來龍去脈的說明略顯不足
  • B962010033 82 前半段寫得很好, 對各媒體文字的評論亦佳, 但缺乏結語以及對個媒體文字的比較
  • B962010032 30 抄襲網路文字
  • B962010031 60 文字撰寫過於口語, 錯字不少, 剪貼很多的新聞但是最後的評論只是指稱媒體聳動, 且缺乏觀點間的比較
  • B962010029 90 對於各報導間的比較與事件發展整合詳盡, 並且具有完整的引述
  • B962010028 78 評論同蔡奕宏
  • B962010026 80 前半段寫得不錯, 能夠由媒體文字導入一些科學性的辯證. 但在評論完媒體文字後就沒下文缺乏結語.
  • B962010025 55 似乎弄錯方向, 媒體評論是在評論媒體文字與科學事實的落差, 結果變成是在罵日本人吃鯨肉, 且評論文字缺乏科學引述
  • B962010024 90 文字通順, 對於相關的媒體與科學觀點的比較與認證完整, 並且提出個人的問題, 然有關資料來源引用方式的安排與書寫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
  • B962010023 78 文章架構完整, 但編輯上較為凌亂, 對於相關媒體報導與學術論文的查尋頗為用心, 但是對於珊瑚黑死病的可能成因未能進一步搜尋科學性的資料, 只在媒體文字上打轉相當可惜
  • B962010022 83 文字順暢, 對各家媒體文字間的比較也做得分析, 但對於評論中所提出的質疑應該再增加一些科學引用(例如雙殼背養殖是否易受環境波動影響之類的)以增加質疑本身的可信度
  • B962010021 80 看了很多媒體文章, 也對該現象做了介紹, 但評述的對象不夠明確也未見比較, 許多的質疑與建議缺乏科學觀點的引證
  • B962010020 78 看起來像在改作文, 對於媒體文字的評述多半著重於寫法與用字遣詞, 對於科學議題的著墨不足
  • B962010018 70 一開始應該就要說明這些文章被選錄的理由以及之間的相關性. 否則就會成為把獨立事件硬是拿來比較評論 (其它見小何作業評論)
  • B962010016 65 對媒體文字進行評論與醒思, 但評論缺乏科學性的引述, 錯字過多
  • B962010015 78 雖然對資料來源做了詳實的研讀也對媒體文字進行比較, 但整體的書寫語氣太像網誌
  • B962010014 70 整篇文章的內容具備媒體評論的要素, 但是段落的安排有些難以閱讀, 先貼上大量的媒體文字, 才說為何對此議題有興趣, 然後才撿選各報導中的部份文字進行評述, 但一開始並沒有說明這些媒體文字何以被選擇? 之間的關係為何? 評論的重點似乎只有比較各報導間的文字差異, 而且文章缺乏結語
  • B962010045 80 對於蜂群消失新聞相關疑點的新聞做了相當好的回顧與追蹤, 但是文字的撰寫結構有些鬆散.
  • B962010013 65 寫得不太用心, 對事件的始末與媒體報導應受評論部份的著墨有點草率, 對於媒體報導所可能引起的效應有些過度推測且缺乏證據
  • B962010030 78 對珊瑚衰退問題進行一系列的回顧, 但是所評述的文章卻是科景的文章則是相當奇怪的. 科景的文章並不是一般的媒體報導, 而是科學文摘(scientific digest), 撰稿人多半是台灣國內外碩士到博士後的優秀科普寫作與研究人才, 因此文字的精確性通常比一般平面與電子媒體來得高. 但所謂的媒體評論就是要拿媒體的文字來進行評述, 但這篇作業的評述重點似乎不是媒體文字, 而是一系列的事件, 這時候媒體文字變得可有可無了. 寫得不錯也很認真但有些弄錯方向.
  • B962010036 75 雖然找了很多相關的科學文獻然而這些文章的觀點卻未能被引入對媒體文字的評論中. 也就是說看了好幾篇科學論文, 但是對幾個媒體文字的評論卻只有「一整個不精確」或「不客觀」的評語, 缺乏比較務實的觀點
  • B942010049 83 撰寫用心, 但是對媒體文字的評論僅止於比較版本的差異, 其中對科學議題的評述缺乏更進一步的引用
  • B942010001 85 就結構來說是一篇完整的媒體評論文章, 不過對於紫斑蝶保育政策與執行方向的argument應增加保育生物學理論或研究案例的引述, 以免過度流於個人觀感的抒發
  • B942010038 0 -
  • B942010037 60 有點弄錯媒體評論的方向與撰寫方式, 只把一則新聞翻譯出來然後找到原始發表論文的出處, 而整個評論重點與文字份量只有稱讚該媒體文字尚稱精確而已, 而且引用的是一個學校對該研究所發布的新聞稿, 而該新聞稿就是North Carolinae University的人員所提供的, 所以當然沒有媒體文字失焦或不精確的問題啊
  • B942010034 83 文字撰寫順暢, 但是評論的媒體對象不明確, 僅模糊地指稱多數媒體引述不完整
  • B942010028 70 見saa報告之評述
  • B942010023 70 焦點仍然是捕鯨事件, 但媒體評論應該要提出科學根據, 而不能僅對文字表達不解或直接指稱媒體寫得不清不楚. 文字撰寫過於口語化且錯字太多.
  • B945020022 90 文章結構完整, 也對相關所有媒體文字進行科學性的評述, 但文字的撰寫, 如語氣以及用字遣詞仍應多多學習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公告]生物競試成績

成大有53位同學參加, 中山只有11位同學參加(顯示為跌股), 中山參加同學之成績與排名如下:
林君彥 58 優等獎 (獎金1000元), 加總成績4分
劉嘉倫 43 (未達20%, 但加總成績1分)
吳昱樂 43 (未達20%, 但加總成績1分)
何鎮宇 43 (未達20%, 但加總成績1分)
劉黃翔 37
羅恩晴 36
甘子欣 33
劉家宏 32
盧敏青 31
李宗修 30
顧毅樑 28

恭喜得獎同學, 也謝謝其它參加的同學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公告]第二次作業成績

為配合有關各生物分類群介紹的章節, 因此第二次作業的目的在於促進同學對於身邊生物的瞭解, 資料的搜尋, 編輯, 以及對新型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認識與實作. 多數同學在這個作業上都達到了基本要求, 但仍有以下待改進的空間:
  • 90%的同學的檔案完全缺乏辯識度, 下載50幾個檔案後就完全看不出來是誰的作業, 改得一肚子火.
  • 對於生物的背景資訊收集不夠完整, 且對生物外部形態的描述文字精確性掌握還不足夠, 有些文字敘述過於口語, 或形態術語並非學術用語(例如吻部 vs 嘴巴, 或附肢 vs 腳)
  • 不知如何追溯生物的命名歷史, 但這點還好, 未來若修到相關的課自然會知道
  • 圖片與文字的引用來源似乎與提供的link不吻合
  • 缺乏對物種保育狀態的陳述 (就算未被IUCN, CITES或野動法或文資法列入也應說明是未受保育的物種)
  • 有些該填的文字項目漏填, 留下範本文字
  • 字體字級未能統一
  • 選用照片之解析度不佳或裁切破壞主體性
  • 不知如何插入超連結, 以致於貼了很長的link, 但是該link卻沒有標題
  • 圖片品質或解析度太差 (看起來好像在捷運拿手機偷拍的)
  • 許多物種的資訊明明很多, 但卻沒有挖掘出來, 尤其是與人類的關係與利用方面, 居然有人說小熊貓的功能只能拿來作明信片, 是很有笑點啦(在螢幕前笑好久還轉給其它老師看), 但是實在是無法加分
  • 大加分項目: 分布加入正確的地圖, 額外尋找其它相關文章並有正確link, 編排沒有任何疏失, 圖片都是自己拍的而且解析度高, 命名史部份正確且明確標出有效名與同物異名, 文字皆經過消化編排後才插入, 而不是直接從網頁上貼入
  • 大扣分項目: 直接剪網路上的東西貼進來但是還貼錯, 或連來源網頁的字體字型完全不改就直接剪進來顯然偷懶到家, 圖片與生物物種完全不吻合, 分布亂寫, 完全不產於台灣的東西卻說在台灣越來越少,
作業成績如下 (應該很開心吧):

B962010003 80 B962010002 85 B962010001 80 B962010004 70
B962010006 95 B962010007 70 B962010010 80 B962010008 75
B962010012 80 B962010011 85 B942010003 80 B962010044 85
B962010043 85 B962010042 90 B962010041 100 B962010039 75
B962010038 83 B962010037 88 B962010035 98 B962010034 90
B962010033 85 B962010032 80 B962010031 90 B962010029 92
B962010028 85 B962010026 80 B962010025 83 B962010024 95
B962010023 65 B962010022 83 B962010021 80 B962010020 90
B962010018 85 B962010016 90 B962010015 80 B962010014 70
B962010045 70 B962010013 75 B962010030 88 B962010036 88
B942010049 待補 B942010001 90 B942010038 85 B942010037 85
B942010034 85 B942010028 75 B942010023 100 B945020022 100

[補充]有關logistic growth修正公式的資訊

[公告]普生文字報告的一般性問題


三份報告共150份左右(含不同版本)終於改完了, 在批改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如下所述, 提供各位同學在未來修習所有課程參考:

報告繳交

  • 報告檔名缺乏辨識度: 有90%的同學只把檔名叫什麼"Bio-2", "Report-2", "報告二"或甚至是"Bio"或"報告". 如果你是收檔案的人, 請問你會記得誰是誰的報告嗎? 請問老師是否還要把所有檔案下載後打開才知道是誰的? 然後還要一個一個去改檔名? 如果你是研究所或企業負責人才面談或口試, 收到這樣的檔案應該就會直接在心裏打X, 然後印象分數就會非常差, 因為這表示這位應徵者沒有個人特色, 沒有辯識度以及不可取代性, 隨便一個路人甲都可以取代他/她, 不是嗎?
  • 寄件人在對方電腦顯示的是"User &"或一堆裝可愛的亂碼綽號: 沒有人會知道那是誰寄的, 而且相當容易被anti-spam軟體當成垃圾丟掉. 請分清楚寄給老師和同學的信件應該有的差異.
  • 寫e-mail普遍禮貌不足或很差: 沒稱謂, 沒問候, 沒敬語, e-mail中沒內容, 只有as title或是"拜託老師不要當我"之類的祈使句. 甚至還有到學期末不知道老師的姓名怎麼寫的(這實在是離譜到破表), 姑念各位從小到大沒被點過所以不在此計較, 否則通常會因為這樣被我當掉. 各位不能總是以為老師就是要關愛學生, 但是對老師連個基本禮貌都沒有.
報告編輯與結構
  • 有些人的報告看了半天不知道是誰寫的, 檔名也沒有, 報告內容也沒有指名作者是誰, 大概是要老師查google還是宿網IP-寢室對照表吧?
  • 論述型的報告缺乏前言 (引言), 未點出欲討論的核心問題, 或甚至是沒有結論就結束了. 有大約75%的同學會直接把網路文字剪下來隨便編排一下就交差, 這種報告通常在根本上是不會及格的. 因為這涉及智財權的剽竊還有隨便敷衍的糟糕心態.
  • 報告的段落安排以及條列式缺乏邏輯. 這已經在第一次報告評語中提及.
報告的科學性與撰寫品質
  • 一般來說大多數學生的中文撰寫已經bbs, MSN, 無名, 或鄉民化. 就各位所繳交報告的中文撰寫來說最常看到的問題是:
  1. 句子缺乏主詞
  2. 該名詞根本無由該動詞所產生
  3. 動詞辭彙貧乏或過度口語化, 例如通通以"做"或"看看"來代表"觀察", "探索", "探究", "研究", "驗證", "測試".
  4. 大多數的文字缺乏因果關係的陳述, 但不斷地出現"因為"與"然後".
  5. 不知道怎麼結尾, 有些人寫得像歌詞一樣, 例如: 讓我們xxx吧! 或結尾使用~~~或....
  6. 只想套公式, 不管寫什麼報告最後呈現出來的都像產生器生出來的一樣, 缺乏創意, 深度, 嚴謹而且乏味. 讀這樣的文章令人感到浪費時間與生命.
  7. 幾乎不會使用標點符號, 整篇文章只有一連串的逗點與最後的句點.
  8. 專有名詞缺乏原文的引用, 或根本不會判斷什麼叫專有名詞.
  • 缺乏對各種科學觀點的鑑賞, 判斷, 引用與整合能力. 大多數的文字都只是照抄, 剪貼與拼湊, 就好像台灣的公共政策和都市景觀計畫一樣. 難道在左營蓋一個兩層樓的透天厝就真的以為自己置身英國南部鄉村嗎? 以拼貼與撿現成來交差, 並且說服自己已經非常努力用功是一種非常要不得的心態.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公告]課程參與成績

很多人可能完全不在乎或忘了, 課程參與一直是總成績比重很大的一個項目, 佔10%, 課程參與的評量根據平時(不只是負責報告的內容)與老師的討論與課後的提問評分. 完全沒有與老師互動或發問的為0分, 只與老師就所負責章節提問者為3-5分(不包含把口頭報告投影片帶來預講), 若曾與老師討論所負責章節以外的問題者則為6-10分. 分數如下:

B962010003 1 B962010002 7 B962010001 0 B962010004 5 B962010005 0
B962010006 0 B962010007 0 B962010010 5 B962010008 5 B962010012 0
B962010011 3 B942010003 0 B962010044 3 B962010043 10 B962010042 10
B962010041 10 B962010039 2 B962010038 0 B962010037 10 B962010035 0
B962010034 0 B962010033 3 B962010032 0 B962010031 0 B962010029 5
B962010028 5 B962010026 0 B962010025 0 B962010024 3 B962010023 5
B962010022 0 B962010021 0 B962010020 5 B962010019 0 B962010018 2
B962010016 3 B962010015 3 B962010014 0 B962010045 10 B962010013 0
B962010030 10 B962010036 10 B942010049 10 B942010001 10 B942010038 0
B942010037 0 B942010034 0 B942010028 5 B942010023 5 B945020022 7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公告]普生口頭報告成績

以下為本學期各組之口頭報告之評分考量與標準:
  • 是否作好整理才進行預講? 還是完全沒整理就直接拿著書商送的ppt檔案拿來交差呢?
  • 對課文內容是否充份瞭解? 或是一知半解? 或完全不瞭解卻又不提問?
  • 是否針對課文內容與案例追查原始文獻? 或針對課文中說明不詳細之處查詢資料?
  • 是否針對課文以外的相關知識進行整理及比對?
  • 事前準備是否慎重? 準備態度是否莊重(或輕浮)?
  • 投影片製作是否用心? 是否能夠針對老師的建議進行改進?
  • 投影片與口頭表述內容是否具科學的嚴謹性?
  • 口頭表達是否流暢且自信? 或是輕浮隨便耍嘴砲?
成績如下 (佔總成績20%)

B962010003 60 B962010002 80 B962010001 75 B962010004 60 B962010005 00
B962010006 80
B962010007 60 B962010010 75 B962010008 75 B962010012 75
B962010011 80
B942010003 60 B962010044 75 B962010043 95 B962010042 90
B962010041 95
B962010039 75 B962010038 60 B962010037 90 B962010035 60
B962010034 80 B962010033 80 B962010032 60 B962010031 70 B962010029 75
B962010028 60
B962010026 75 B962010025 75 B962010024 80 B962010023 60
B962010022 80 B962010021 65 B962010020 75 B962010019 60 B962010018 80
B962010016 75
B962010015 80 B962010014 65 B962010045 65 B962010013 65
B962010030 88
B962010036 90 B942010049 95 B942010001 95 B942010038 80
B942010037 80
B942010034 80 B942010028 90 B942010023 88 B945020022 90

[公告]第四次小考成績

B962010003 20 B962010002 88 B962010001 60 B962010004 56 B962010005 n/a
B962010006 60 B962010007 36 B962010010 76 B962010008 88 B962010012 52
B962010011 72 B942010003 72 B962010044 88 B962010043 48 B962010042 68
B962010041 72 B962010039 68 B962010038 20 B962010037 72 B962010035 32
B962010034 64 B962010033 48 B962010032 84 B962010031 n/a B962010029 84
B962010028 32 B962010026 64 B962010025 88 B962010024 44 B962010023 44
B962010022 88 B962010021 96 B962010020 36 B962010019 n/a B962010018 72
B962010016 56 B962010015 68 B962010014 88 B962010045 44 B962010013 88
B962010030 36 B962010036 60 B942010049 76 B942010001 80 B942010038 n/a
B942010037 44 B942010034 52 B942010028 88 B942010023 52 B945020022 100

[公告]第三次報告未交名單

老師並未收到以下同學的報告, 連在垃圾信中都沒有發現, 如果同學實際上已交, 那麼請在6/11晚間8點前寄達老師信箱 (但檔案最後修改日期應該是在應繳交期限前):

李x寯, 戴x均, 范x文, 張x旻

過了6/11晚間8點未寄達老師信箱且其檔案最後修改日期並非在應繳交時間前者以零分計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釋疑]有關最後一次普生報告

南部某國立大學女宿許小妹妹來信:

1.『比對哪些報導來源是第一手報導,哪些是二手引用』的定義是什麼?若媒體是依據某篇論文發表的內容來報導的,那論文算是第一手報導嗎?其他像奇摩的新聞或其他網站(例如,http://e-info.org.tw/)會以摘錄的方式報導,是否就算是二手引用呢?
例如某某科學家在Nature或Science發表文章, 這是原始論文, 而英國的著名科普雜誌New Scientist可能就引述這篇文章寫成科普報導, 然後美聯社或路透有可能再根據New Scientist的文章寫成媒體報導, 台灣的中央社可能就據此翻成中文, 然後各家媒體再根據中央社寫作文. 這就是多手傳播. 身為科學家一定要追根究柢, 因此要想辦法找出事件的始末
2.比對的方式,是要將媒體的文章打上去嗎? 還是自己另外寫成兩篇文章(or 以上)來比呢?
請留意如何在字裏行間引述不同媒體以及原文作者(或原始事件說法)的觀點, 若引用多篇網路媒體報導, 請在您的文末註明引用來源的link, 若查找到原始論文, 請直接將pdf或html寄給老師即可

3.報告的撰寫格式有規定要怎麼寫嗎?
沒, 請自由發揮, 但可參考所謂的媒體評論, 與科普評論是怎麼寫的 (可參考科景網頁, 那邊有非常多中英文造詣皆優的大大)

4.檔案需要轉成PDF檔嗎?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公告]第二次報告未交名單

劉x倫, 薛x中, 何x宇, 范x文, 甘x欣

除車禍或住院開刀者, 補交作業之檔案最後存取修改日期若為原應繳交時間之後視為遲交

[公告]有關普生第三次小考補考事宜

時間地點考試範圍請洽大一30號同學, 題型為選擇題(單選), 英文出題, 請準時應考

[公告]第一次報告成績與評語

共同的問題如下:
  1. 寄報告給老師的電子郵件不太有禮貌, 連個稱呼敬語謝謝也沒有, 高達80%是as title, 或如題, 這又不是在回bbs, 約60%的同學連電子郵件是誰寄的都看不出來, 只有自己的綽號, 或未設定寄件者給收件人顯示的名稱, 所以都是User &這樣的空頭名稱, 容易被收信軟體當成垃圾刪掉, 顯然是b打多了, 要不然就是國小到高中沒教過怎麼寫應用文
  2. 約有10位同學沒交作業 (記得修課同學是50位), 若自認為有交報告但可能被擋信沒收到的話請於6/2日晚間8:00前重新寄送至老師信箱, 否則就以遲交或未交0分計算了.
  3. 直接剪貼網路資訊而且一字不改, 連錯都錯得一樣, 甚者連hyperlink都還留著所以老師可以輕易地追蹤是從那裏照抄來的
  4. 使用google或其它的網路翻譯器, 所以會翻出莫名其妙的中譯而不自知. 例如把domain翻成"帝國", 這樣照抄還不覺得怪怪的顯然沒有在思考
  5. 段落符號的排序有待學習. 一般來說中文的文章以"壹"是最大的單位, 依序為(壹), 一, (一), 1, (1), A, (A), a, (a), I, (I), i, (ii). 不過這個還需要學習, 因此在這系列的報告中並不苛求.
  6. 引用文獻列了一堆, 但是在內文中卻完全沒有提到, 表示其實可能根本沒有讀過這些文獻, 而是二手引用或直接抄進來的.
未收到第一次報告名單 (有些同學寄了空信, 檔案損毀, 或是錯的檔案格式)
盧x青, 謝x穎, 羅x晴, 陳x暉, 張x元, 林x翰, 游x雅, 李x燡, 謝x寧, 蔡x宏, 張正x
請於6/2晚間8:00前補交或再次寄送.

評分標準:
  • 文不對題且資料蒐尋有誤: <60
  • 切合主旨但幾乎照抄網路資訊且未查覺其間的錯誤: 60-69
  • 切合主旨且重新整理過資料, 但結構不夠完整或言有未逮: 70-79
  • 切合主旨且重新整理過資料, 結構完整但引用或引述不夠完整: 80-89
  • 具備以上優點, 引用完整, 且編排易讀美觀: 90-100
  • 每個分數區間內分數的差異主要以資料完整性與對問題陳述的邏輯來決定分數的高低
各別評語如下: (待貼, 有三位同學因發了空信應重新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