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二) 簡報檔的最低要求是什麼?

版面型式不是來自規定,而是根據整體結構、內容多寡、議題類型與圖文搭配程度而定
表達能力有三個面相:文字、口語及視覺表達,而口頭報告則需要同時展現三個能力,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

我在此先談口頭報告的簡報檔製作。但是先說好喔,這不是簡報課,不是資訊繪圖課程,所以我沒打算在這邊談什麼厲害的美編、排版和動畫技巧,那些東西看起來雖然厲害,其實離多數學生都太遠太遠了。就一個科學報告來說最重要的是架構的完整與內容的紮實,有了這個,才能談口語與視覺表達該如何進行,而且做得到最好。

假設你們現在有很完整的架構和內容好了(我們就假裝真的有,雖然我知道一定沒有),要開始做投影片了,老師又沒有非常要求美觀或設計感時,最低限度可接受的標準是什麼?就分成X方面來談談吧。

首先是內容:

  1. 你的架構是什麼?你認為你的口頭報告應該分成幾個部份?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是四大部份?那前言中又有幾個部份?現象、動機與問題、前人研究與假說,還有研究目的嗎?
  2. 各部份之間的比例為何?我們都怕雷聲大雨點小,也怕一進入主題沒看到重點卻掉進十里霧中,也怕結論大爆發但前面什麼都沒提,所以你如何拿捏各部份的比例?除了依據內容分配,還要顧及起承轉合,更要在時間內講完。
  3. 各部份的深淺合理嗎?你在前言中只提到「生物多樣性很重要」這種情感性的宣示,然後馬上在材料與方法進入「養殖水產動物的遺傳瓶頸效應偵測」,這之間的深淺就是不合理。
  4. 各部份的連結順暢嗎?你要談的是「孔雀魚屬物種間的機械性生殖隔離」,但是你一開始介紹了孔雀魚這類生物以後,就直接跳接「雄性交接器的形態」,然後再跳「子代的基因雜合程度」就是接戲接得很差的意思。議題陳述應該要從大到小,由淺至深,每一個環節都不可以漏掉,那怕只提到一句話都得提才能連戲。
  5. 各部份內容的複雜度有多高?不管簡單或複雜,你的觀點都應該要被好好地陳述,因此在簡報檔上一般來說會使用條列式呈現。但是如何把內容好好地條列化?又來了,又是分析歸納的功夫。你得確認該議題有多少重點,各重點之間有沒有因果、關聯、獨立、時序性。各重點的份量與重要性是否接近?就好比「安德拉斯孔雀魚的形態鑑識特徵」項下有「體色」、「花紋」、「側線鱗列數」、「交接器結構」四項。這四項之間彼此獨立,份量均等、湊起來又能完整回應這個命題,就是好的條列式。但如果你列出個四項是「花紋」、「黑點」、「體型」、「尾鰭長度」就有很大的邏輯問題。因為黑點是花紋的一部份,尾鰭長度會影響體型判斷。
  6. 那些部份該放不該放?我認為一定不需要放的就是「把所有參考文獻列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列出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經常有學生這樣做。那是一種很爛的溝通方式。請問把那些文獻列在最後面,聽眾能記得嗎?聽眾能記下來嗎?聽眾能知道某個文獻之所以被引用是因為支持了什麼觀點嗎?把所有文獻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列出來唯一的功能就是「告訴別人我好用功」,但那是非常不好的資訊傳達方式,拜託不要再使用了。第二了不需要擺進來的就是「原始資料來源 (raw data)」。你應該要呈現的是被分析評估過的數據,而不是原始資料來源。好比平常的筆記、記錄、實驗操作過程照片(我指的是照人而不是照研究的材料與必要設備),都不應該被擺進來。如果想要呈現這些資訊,可以上傳到部落格或雲端就好,沒有必要在有限時間與空間中「顯示自己做了好多的事情 (且經常是雜事)」。此外,實驗設計應該被說清楚,但是「眾所皆知的實驗流程」,如果已經是一個大家公認的常識,好比「攪拌子應該擺在液體中才能轉」就別寫出來了吧。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也是來自於大量閱讀所得到的概念。沒讀書,就會什麼都不知道。

    好了,確立以上事項以後,你才知道投影片大概要做幾張才恰當、每一張投影片中可以擺多少內容,文字與圖片的搭配可以怎麼做。
其次是文字的撰寫與編排:
  1. 項目符號的使用:很多學生總是弄不清楚怎麼使用,所以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配置。例如把符號(例如:@或#擺在數字之前,或是把低位階的符號擺在高位階符號之前)。正確的順序是:壹、(壹)、一、(一)、1、(1)、A、(A)、a、(a)、I、(I)、i、(i)。但因為一般來說口頭報告的標題層級不致於太複雜,頂多只有三到四級,所以多半使用「一」到「(a)」這個範圍。至於什麼空心圓、實心圓、空心方塊、實心方塊,可以和數字混用,但在整個報告之內需要有一致性,而且僅限用於口頭報告。一般正式的書面報告格式並不接受這些全型符號作為項目符號。
  2. 語氣:自然科學領域的簡報文字的最高指導原則是精準、詳實且精簡。把「嘴巴想要說的話整個打上去」,或是「未經整理,去頭去尾就把一段話貼上」都是不對的。儘可能使用「物」與「事」當主詞,而不是「人」。因為使用人當主詞聽起來就不客觀。也又是說,投影片中根本不應該出現「我們這組想要....」、「我覺得.....」、「老師有說....」這類東西。如果出現了,就是不專業。
  3. 首句的退格:我實在不懂為什麼很多學生做簡報的時候第一行句首還要空兩格?這又不是寫作文,又不是寫悔過書,幹嘛還要空格。不必啦,所有的句子齊頭對齊就好了。
  4. 全形半形應統一:若設定這是個中文為主體的簡報,那所有的標點符號都應該是全形。但是英數字則是半形字,包含括號。
  5. 專有名詞與縮寫:這也是常識,所有的專有名詞第一次出現時應該加註原文,而縮寫第一次出現時也應該要加註完整拼寫,以免聽眾看不懂。
  6. 應以斜體標示的詞彙:這個是常識。除了屬級與種級分類群學名一定要斜體以外,許多表示生物或實驗「狀態」的拉丁文或法文(例如in situ, in vitro)也應該要以斜體表示。有興趣請參考NCBI的Style Points and Conventions
  7. 字體:我認為一般科學性的報告不需要太花俏,這與科普演講和簡報比賽完全不一樣。在安全的考量下,我認為英文字體使用Arial就可以了,而中文字體以黑體或圓體較安全。為何不使用Times New Roman?主要是因為筆畫細,字級一小就看不清楚。標楷體雖然被認為是正式公文的字體,但是就現在這個年代的簡報風格來說,標楷顯得呆板無趣,而且只要字級一小,筆畫就黏在一起。此外,不要亂用粗體字,粗體並不一定會讓資訊變得清楚,有時候只會讓字糊在一起。
  8. 字級:我並不認為字級是一個應該被規定的議題,這取決於議題類型、版型,還有呈現的意圖是什麼。但字級的安排還是有基本規範的,也就是「越高層的字體越大」。例如主標題一定比副標題大,圖說文字一定比內文的文字要小,但是又不能小到完全看不見。
  9. 字色:有些人很愛在少少的文字上標一堆顏色以顯示「這是重點」。但是整張都是重點看起來就會沒有重點好嗎?另外也一定要留意不要在深色底上放深色字,在淺色底上放淺色字。在很複雜的背景圖片上讓字的顏色一直變更是大忌。
再來是圖片的搭配
  1. 可以使用簡報軟體的預設底圖嗎?我認為沒有不可以,雖然我認為多數簡報軟體的預設圖庫都很俗,很糟糕,很醜,很low,但沒有真的不能用。如果你就是想要做出充滿蓮花和正能量的長輩Line圖風格我覺得沒有不可以啊。但對初學者來說,不要沒事選一些有的沒有的底圖來擾亂聽眾的視覺,我建議使用白或黑底就好。
  2. 怎麼搭圖?每一個議題領域對於圖文搭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我要談理論生態的模型,那麼簡報中的主體其實會是數學式以及演算後的結果,而不會是生物影像。如果是動物力學,簡報中的主體會有形態與力矩力臂的概念圖、會有數學式與部份的演算概念。若要知道怎麼搭圖才是專業的,請大家一定要看專業的書籍與科普雜誌,看多了就會知道什麼樣的搭配會被讀者認為專業且有趣。
  3. 圖片有多少類型?圖片類型很多,大致上有以下幾類:「裝飾用,為了讓背景不無聊配上與議題相關事物的圖片」、「顯示材料,不管是細胞或個體生物」、「顯示議題概念的示意圖」、「顯示實驗設計的概念圖」、「顯示實驗設備的裝置圖」、「顯示實驗場地或樣區的場景圖」、「顯示數學公式與演算流程的圖片」、「顯示統計結果的統計圖表」、「協助報告流程進行的小卡通圖」等等。
  4. 所有的圖片都應該要發揮應有的效果: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是需要放大才能看清楚的圖片,就請不要縮得小小的。
  5. 不要沒事亂配圖:什麼叫亂配圖?明明在講某個天然物的結構,投影片中沒事插入自己家的狗或嬰兒,或是放進「大家完全不熟的人的照片」(例如快要離職的助理),這真的很無聊。喔對了,有些人的投影片超無聊,就只有最後面那張Thank You最華麗(對啊大家終於醒了),真的好糟糕。如果無聊,就連Thank You那張也低調一點可以嗎謝謝。
  6. 不要沒事讓圖片變形:大一學生的投影片中超容易出現那種沒事讓圖片變形的玩意兒。例如本來是540 x 480的圖片,卻被拉成1024 x 350,我不懂啊弟弟妹妹們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7. 使用解析度良好的圖片:才72dpi的圖片硬要被放到整版都是滿的,真的是強人所難,請使用高解析度圖片謝謝,而且,解析度和檔案的長寬大小沒有必然關係喔謝謝。
呼呼~我們終於進行到排版了
  1. 格式一致很重要:除非你是非常高竿的簡報製作者,已經不需要格式了,否則請你在一開始的時候設定好一個格式來安排簡報內容。什麼格式呢?邊界、各層級資訊的字級、字體、顏色,圖文框的位置與對齊方式等等安排都是一致的。只有一致性才能帶給聽眾信賴感。每一張投影片都不一樣看起來就很糟糕。
  2. 圖片不要亂疊:有些人很愛讓圖片疊在一起,還跑出來,看起來像那個吃到飽餐廳裏面那個Haagen Datz冰淇淋,永遠會看到瑞巧裏面有香草的渣渣,草莓裏面有瑞巧,看起來就胎哥加矮額,那個純粹感就沒有了知道嗎?
  3. 畫面平衡:我不是說所有的畫面都要追求比重與色系的平衡,如果你現在在參加什麼版畫雙年展或設計大展我就覺得沒差。但是現在在談科學簡報時,圖文比重,要讓資訊重點可以清楚傳達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現在要談一個很複雜的假說,你就不應該讓超大張的圖片搶走視線。
以上是我認為一個簡報的最低要求,真的是最低要求喔。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一) 什麼叫議題結構?

批評看起來很龜毛,但是這個議題分析本身很錯落,也不完整
「議題結構」(issue structure)對經常在讀與寫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概念。但是對大一同學來說卻難如登天,甚至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白話文講給你聽,所謂的「議題結構」就是「這個議題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關聯與因果」。有什麼元素?不外乎是知識、技術與工具。知識有核心、週邊和延伸知識啊,技術工具也有立即可用和現在不可得的部份。

我講起來很簡單,但是大一學生還是聽得模模糊糊,為什麼?因為大一學生在過去的所有學習中,完全欠缺「議題分析」的訓練與經驗。如果沒有分析過,又怎麼能看到結構?但什麼是「分析」?分析是看到東西隨便拆開嗎?還是基於閱讀與思索的經驗,所以能夠判斷「什麼是元素」,還有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因果?一直傻傻讀課文和做測驗卷就不會知道這些東西了。

我來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叫作「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而我需要學生去分析議題結構,那麼學生應該要能夠想到什麼?他們應該要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值得被提出來討論的議題,也就是說,這個主張為什麼有值得商榷之處而不能直接說「對啊就是這樣」。所以,每一個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都應該要具備這個基礎,如果連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都不知道,那就是沒事亂問,就好像我問你「你喝水是否會解渴」一樣莫名其妙。

「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的主張之所以會被拿出來討論是必須有前提的。但這個主張一定是要因應一個問題,問題來自於現象,所以現象是什麼?那個現象就是「登革熱病媒蚊指數超高病例超多」,因此「如何滅蚊」就成為一個問題。「放養魚類滅蚊」就成為一個主張而這個前提是因為有人主張「在小型水體(例如果園中的儲水桶或水族箱)中放魚就可滅蚊」,也有人主張「在開放性的水域(例如野塘或溼地)放魚就可滅蚊」。這樣的主張為什麼應該被懷疑?是否違反了什麼實務操作上的認知或學理上的原則?首先,如果只是小水體,為什麼不乾脆把水倒掉就好,而需要把魚放進去?如果小水體可以被清理掉,問題就消失了對不對?

好,但問題就是在於儲水桶的存在是必要的,如果儲水桶不能被拿走,又要養魚滅蚊,這就會導向一個根本性的理論生態問題:「在有限的空間下,在農友應該不會主動餵魚(也就是提供食物)的情況下,掠食者(魚)能夠在水桶中順利成長與永續繁衍嗎?」如果這些想要回應這個問題,就會滾出更多的問題,而問題問得是否完整與精準,就會影響對所需參數的預期,實驗的設計,理論性預測與結果的詮釋。
從觀察到實驗操作的過程其實是很長的
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在有限空間而且不被餵食的情況下掠食者是否可成長且永續繁衍」這個問題,需要知道那些基本知識?我需要知道掠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什麼關係?掠食者需要吃多少獵物與什麼發育狀態的獵物才能成長、達到性成熟、交配、產下下一代、而下一代還能繼續成長、在空間有限的狀態下,掠食者的密度是否有臨界值?掠食者的壽命有多久?族群增長模型是什麼?問完掠食者方面的問題,還要問獵物方面的問題。所以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可以被問,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些問題應該被問?那就只好請你回去看群聚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的課本或詞條,還有類似議題的研究案例,這樣你才知道提出這些問題是否合理?所有的問題之間的因果性、時序性、關聯性是什麼?所有被提出來的問題被一一解讀以後,是否就能完整回應你最初的問題:「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

好,除了小水體,還有開放水體。如果在開放水體中,空間限制因素變得比較小了,動物可活動空間變大了,而且不是水桶,而是一個有完整的水生植被的池塘時,那要如何思索這個命題呢?

為什麼這麼龜毛?如果一開始在這個部份沒有想清楚,你就無法預測資訊的閱讀量有多大,沒有足量有效的閱讀,就無法得到進階的資訊來協助你進行更深入的議題探索、假說倡議、實驗設計與流程(protocol)的演練,當然也不會有結果。如果上述都沒有,當然就不可能會出現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進度規畫」。如果沒有進度規畫,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進行到那裏,還有多少需要努力了。

聽起來超煩的,但是抱歉,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好東西也是這樣生出來的。只要有任何的環節出問題,就會變成爛想法、爛產品、爛過程,還有爛政策了。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寫報告好討厭啊(十) 那些令人抓狂的錯誤引用格式

許多談論文寫作的書或是網站都會教學生如何在書面報告(包含部落格文章)與口頭報告的簡報製作上引用與引述資料。這些書籍與網站通常會說得很清楚:格式有很多種,但是原則就只有少少幾項。當我們努力地教學生正確與精準地引用文獻時,還是會發現有些學生完全無法理解,這讓我覺得超擔心。為什麼擔心?智力測驗的時候不是都會有一些「請你觀察問題中的數字或圖案,自行歸納出規律性或原則,然後預測下一步應該怎麼走」的問題嗎?為什麼你會答對?因為你懂得什麼叫「觀察」、「分析」、「歸納」和「模仿」。

那為什麼到了文獻格式就亂糟糟?是出什麼事嗎?

我認為根本性的問題是「許多學生從小到大沒有好好讀過一本書」、「課本和參考書裏完全缺乏參考資料來源」、「在教學上也不在乎資訊來源與品質」、「只要會解題和考試就好」。所以學生根本連「作者是誰」、「何為姓何為名」、「編輯是誰」、「卷期數是什麼」、「頁數是什麼」都不知道。

國高中交出去的報告在文末總是千篇一律地貼上超莫名的網址,而且也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一到大學一年級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啊。

所有論文寫作的書都會告訴你,基本的文獻引用格式分兩類:文內的引用與文末的羅列。而在文末的羅列方面,書面報告(與部落格文章)和投影片的方式又不相同。那個格式的基本款也不過就是「作者 + 年代 + 標題 + 出處 + 頁數」,為什麼學生還是不會?

我再說明一次原則(講了N次),然後我要舉奇怪的例子看看大一會犯什麼錯。

一、文中的引用:

文中的引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作者,年代)」,一種是「作者(年代)」。舉例來說:「Yen (2015)認為大一學生文章寫得很爛是因為語文教育失敗的關係。」和「有學者認為大一學生文章寫得很爛是因為語文教育失敗的關係(Yen, 2015)」的差別在那裏?「作者(年代)」是被該句當成主詞的,也就是句構中的一部份;但是「(作者,年代)」則是擺在一個觀點之後來佐證確有此事,但是不是句構中的一部份。

要使用「(作者,年代)」或「作者(年代)」完全要看寫作者想要把「事」或「人/研究」當成主詞。

在文中引用時,單人或兩人作者的姓都要被列出來,但若有三人以上(含)的作者,那就只要以第一作者當代表,再加上et al (西文)或「等」即可。例如Yen, Lin & Hsu (2015)就應該被改寫成Yen et al. (2015)。

二、文末或投影片下的羅列:
我在先前的這篇這篇這篇文章早就提過文獻的羅列方式。在此我又要再講一次。請留意,要不要加逗點,句點,刮號,其實是依每一個出版單位的需求自訂。也就是說,學生應該要知道的是上述的「觀察」、「分析」、「歸納」和「模仿」,而非只照做一個格式。

(1) 如果是期刊論文,其資訊必須在文末被完整列出來。例如:Huang, M.C., Wang, S.M., Hsu, Y.W., Lin, H.C., Chi, C.Y., Liu, C.C. 2006. Long-term congnitive and motor deficits after enterovirus 71 brainstem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118: 1785-1788.

但若是在投影片中提到這個文獻,在文中只能插入Huang et al. (2006)或(Huang et al., 2006)。在該投影片下方,為了節省空間並讓聽眾可以馬上抄下有用的資訊,只要列出Huang et al. (2006) Pediatrics 118: 1785-1788即可。

期刊名在投影片中最好被縮寫以節省空間。而期刊名的正式縮寫請自己在google中查「期刊全名 + abbreviation」就應該可以得知。例如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縮寫就是PNAS。

(2) 如果是書,有兩個最常見的狀況:

A. 單一作者寫一整本書,沒有編輯:
文末羅列 - Yen, S.H.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Kaohsiu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150 pp.
投影片下方羅列 - Yen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B. 多位作者負責不同章節,有編輯:
文末羅列 - Yen, S.H., Lin, S.M., Hsu, Y.F. (2015) 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 pp. 25-50. In: S.H. Li (ed.), 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 Taipei: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投影片下方羅列 - Yen et al. (2015) in Li, 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

SH Li是editor,Animal behavior is so interesting是書名,而Why are freshman students so damaged是篇章名。

(3) 如果是網路資訊,請確認引用的必要性,如果那個資訊極為重要,不引用不行,那麼請再看一次這篇文章,我在下面再講一次:
A. 有明確作者的網路雜誌文章:
文末的羅列:Jabr F (2012) Dollars and Scents: The Chemistry of a Delicious Tomato.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elicious-tomato-chemistry/ [accessed 20 October 2015]
投影片下方羅列:Jabr (2012) Sci. Am.

B. 有明確作者的資料庫文章:例如這個頁面要怎麼引用?

文末的羅列:Lusweti A, Wabuyele E, Ssegawa P, Mauremootoo J (2015) Keys and Fact Shee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aper Mulberry). BioNET-EAFRINET. keys.lucidcentral.org  Accessed August 2015
投影片下方羅列:Lusweti et al. (2015) BioNET-EAFRINET. 

C. 沒有明確作者或編輯,只以網站名或資料庫名為代表作者,例如CABI的這個網頁
文末的羅列:CABI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online data sheet. (2011)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paper mulberry). CABI. www.cabi.org/ISC. Accessed March 2011
投影片下方羅列:CABI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 (2011)

以下我要舉一些奇怪的例子:

  • Agnes L. (2011) keys and fact shee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k) (accessed 2011) 問題在那?連姓和名都搞錯、這個網頁並非只有單一作者、第一作者的姓是Lusweti而不是Agnes、Broussonetia的B沒有大寫。
  • Marina W(2015)An overview on pollination of the Neotropical Poales Scielo(LINK)問題在嗎?作者明明是Woloski M & Freitas L、期刊名明明是Rodriguésia、缺了卷期66(2)和doi
  • Johansson J. et al(2004)Oikos Journal Impact Factor: 3.44 問題在那?et al.和(2004)之間少空一格,(2004)和Oikos之間少空一格;Journal Impact Factor: 3.44是期刊的影響力指數,真是亂抄一通。如果真的看過這篇文章,應該知道卷期數與頁碼是105(3): 595-605。
  • N.C SMITH、A.M WILSON、K.J JESPERS、R.C PAYNE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問題在那?這篇文章的引用方式應該是Smith NC, Wilson AM, Jespers KJ, RC Payne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i camelus). J. Anat. 209(6): 765-779. (文章末尾)或是Smith et al. (2006) J. Anat 209(6): 765-779 (投影片下方),錯誤在於姓名順序,還有該報告中被引用文獻之間大小寫的不一致。 
  • Jespers、Payne、Smith、Wilson (2006) Muscle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c limb of the 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問題在那?同學誤以為除了「西文文獻應依第一作者姓的第一字母排」,連在該篇文章裏各作者之間也要以姓氏第一字母排。沒有好嗎?正確的順序明明就是Smith、Wilson、Jespers和Payne啊~
  • 小林伸一、山田洋(1998)孔雀魚的飼養、培育法。問題在那?這是翻譯書,可以的話最好引用日文版的年代、出版地點與出版社。而且(年代)前後應該要有空格與標點啊。重點是,山田洋並不是作者,只是監修(類似審訂者的意思),所以不應該被列在作者之列。如果以日文列出,那應該是小林伸一。1996。グッピーの飼い方・育て方―人気グッピーの繁殖法を楽しむ。東京:成美堂。175頁。 
  • Shen, S.C.  et al (1993) 臺灣魚類誌 Fishes of Taiwan 問題在那?如果要使用英文就應該全部使用英文,不應該把中英文的書名併列。
  • Blackburn, M., Williams, F.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n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問題在那?你們誤信一個格式控管不好的網頁了。中研院的台灣魚類資料庫把這篇文章繕打成M. Blackburn and Francis Williams,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n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 Fishery Bulletin. 其實你們一查就知道這篇文章發表在Fishery Bulletin的73卷的382-411頁。因此在文末應該被繕打成Blackburn M, Williams F (1975)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skipjack tuna, Katsuwonus pelamis, in a offshore area of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Fishery Bullletin 73: 382-411。在投影片下面只要出現Blackburm & Williams (1975) Fish. Bull. 73: 382-411就可以了,簡單明瞭。
  • 呂福原、陳民安(2002)墾丁國家公園外來種植物對原生植群之影響-以銀合歡為例。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報告第112號:15頁。問題在那?你們應該要引用整本報告,而不是15頁。

喔大家加油,老師乏了。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寫報告好討厭啊(九) 究竟要記錄什麼? 

圖片來自Robert Hooke的Micrographia

看來連"如何記錄"都要講了。

多數學生上大學之前根本沒有"觀察"的經驗。就算上過實驗課,實驗課本上的問題都是預設好的,早就指定你要看什麼,老師也會指定你該做什麼。不管是拍照、畫圖、或是度量,也都是設計好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在什麼樣的場合回應什麼樣的問題時,你需要做這個與那個?為何需要量化?為何需要質化?如何度量?如何知道那是有意義的參數?如何瞭解那個現象值得記錄?如果要記錄,文字足夠嗎?照片足夠嗎?錄影足夠嗎?就算照像了,你知道你照了什麼?是否回應了問題?是否提供的佐證?影像的品質好嗎?

如果你從小到大做過一些所謂的實驗,卻連應該怎麼記載與量化現象都不知道,那就表示實驗課有可能是白上的。因為,只學到很片面的操作,卻無法說出來龍去脈啊。

現在已經不是大航海時代,博物學家到處去探訪未知的世界,在那個凡事都缺乏實證科學證據的佐證下,對任何一個現象產生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沒關係。但現在不同了。科學進展了幾百年,有很多的現象已經被解讀,被提出假說,而假說也被實驗檢驗過,所以大家就不能再自顧自地亂想一通,或是在完全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情況下記錄一些不知道有沒有意義的數據。

我舉個例子。假設你現在想要瞭解兩種完全不同種的孔雀魚的生殖隔離機制,請問你認為需要記錄水溫嗎?如果需要,為什麼?如果不需要,為什麼?若現在把議題重點擺在生殖隔離中的機械性隔離部份,也就是雄性交接器(gonopodium)的形態差異是否與兩種孔雀魚雌雄間的雄魚求偶行為與雌魚接受程度有相關性,那麼你需要水溫這個參數嗎?

需要。因為你需要確保受試魚隻是在一模一樣的環境下被圈養,排除不必要的變因。但是,溫度會進入這個現象的驗證過程或演算嗎?不會。

第二個例子。如果你想知道林下小苗(seedling)被動物利用的狀況,那麼你可能需要記載動物的種類、利用形式、林下小苗與動物在區域中的分布形式、林下小苗的大小等等數據。但是在花時間進行這麼多的現象記載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究竟有那些參數或其演算結果可以顯示利用方式、物種豐度,或專一性的差異?" 你不能問我要量什麼,而是應該要看書。你從過往的資料中應該可以歸納出前人研究究竟要回應什麼議題,而為了回應那個議題他們收集了什麼樣的數據,進行什麼樣的統計來檢驗假說是否成立,現象是否存在。把所有需要收集的數據一字排開,才能再根去現況、時間與技術的限制,以及對回應議題的有效程度來篩選應該記錄的參數。而不是胡亂找數據(例如高雄某個測候站的氣溫資料)。

第三個例子。影像記錄一向是生物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但是應該拍什麼?怎麼拍?與如何呈現本身就是一個學問。拍到了、拍好了,和拍美了完全是三回事。為什麼?假設你用紅外線攝影機拍到山羌跑出來,就是一個足以被辨識為山羌的光影,足以佐證山羌生存在壽山。但是那樣的影象品質不可能提供山羌是否發情或體重的資訊,也不可能因為那樣的照片而引起大眾對都市內僅存山羌的關注。當目的不一樣的時候,影像的記錄與呈現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一樣是談斑馬魚的行為,你在youtube上那種由玩賞價值出發的側拍JoVE上所見到的實驗操作影片一定不一樣。那麼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我的建議是:多讀書,多看,多思考。不要等著別人救你給你指點迷津。你需要自己發現"很棒的東西",然後想想"它看起來為什麼那麼棒"?"我有能力模仿嗎?" "學著照作以後像嗎?適合嗎?"

做完以後請別人指教。這樣才能學到眉角,而且到最後發展出自己的知識呈現品味。

請記得,實驗中的影像或文字記錄絕對不是為了要"顯示我有在做實驗",或是"心情札記",你的所做所為都應該要能回應科學問題,而且提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