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學期的實驗課中我不打算讓同學做一些有一點蜻蜓點水、不明究理、與正課的關聯性低、彼此之間的連繫度不好,或是執行度不佳的實驗。我想啊想,究竟要使用什麼生物來做實驗呢?麵包蟲的確好取得,但是對昆蟲沒經驗的學生比較無法偵測到細微的形態與行為變化,而且麵包蟲本身的行為多樣性不足。蟋蟀呢?蟋蟀的問題是會打,而且要單隻飼養,更換食物與飲水需要時間,而且因為每一隻個體的發育未必同步,所以蟋蟀這種昆蟲也未必可以滿足多組同時進行某一個時間的需求。斑馬魚呢?不錯。但是斑馬魚的行為多樣性也不太夠,而且買到便宜的短鰭的大量的斑馬魚(不需要剔除任何基因,只要野生型就好),也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呢,我就決定使用孔雀魚了。
為什麼使用孔雀魚呢?有幾個主要的理由:
- 容易取得,一般來說只要不是特別的品系價格都算便宜
- 有相當龐大的基礎研究,不會有找不到資料回應簡單問題的可能
- 遺傳、形態、行為方面的研究很多
- 許多實驗的操作門檻不高
- 形態構造具有相當程度的發育可塑性
- 行為夠複雜
- 其同屬的近緣種(例如安德拉斯孔雀Poecilia wingei)在市面上都能輕易買到
- 第2週:度量、量化、記錄與解讀孔雀魚的形態與行為
- 第9週:檢測偏好性
- 第11週:檢測關聯性
- 第13週:檢測因果性
- 度量雄性孔雀魚交接器(gonopodium)的形態:學習影像擷取,觀察交接器,以及使用軟體進行形態測量(morphometrics);
- 度量雄性孔雀魚身體橙色斑的面積:學習拍攝影像並且度量色塊面積,完成個體辨識
- 記錄孔雀魚個體之間的行為,並嘗試解讀行為:學習錄製與編輯影片,並判讀孔雀魚的行為意義
在第2週的實驗中,我參考Gasparini et al. (2011)發表在PLoS One上的論文教導學生測量雄性孔雀魚交接器的形態。花鱂科交接器的先端通常具有一些勾狀或刺壯突起,這樣的結構不是隨便拿游標尺就可以直接量取,所以最好是拍下良好的影像以後,再由影像軟體的協助量取需要的數值。由於Gasparini et al.的研究就是探索生殖器形態與婚配成功的關聯性,所以在第2週時先讓學生練習記錄、量化與度量現象,如此一來就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準備後續更繁複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