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看起來很龜毛,但是這個議題分析本身很錯落,也不完整 |
白話文講給你聽,所謂的「議題結構」就是「這個議題本身所包含的各種元素,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關聯與因果」。有什麼元素?不外乎是知識、技術與工具。知識有核心、週邊和延伸知識啊,技術工具也有立即可用和現在不可得的部份。
我講起來很簡單,但是大一學生還是聽得模模糊糊,為什麼?因為大一學生在過去的所有學習中,完全欠缺「議題分析」的訓練與經驗。如果沒有分析過,又怎麼能看到結構?但什麼是「分析」?分析是看到東西隨便拆開嗎?還是基於閱讀與思索的經驗,所以能夠判斷「什麼是元素」,還有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因果?一直傻傻讀課文和做測驗卷就不會知道這些東西了。
我講起來很簡單,但是大一學生還是聽得模模糊糊,為什麼?因為大一學生在過去的所有學習中,完全欠缺「議題分析」的訓練與經驗。如果沒有分析過,又怎麼能看到結構?但什麼是「分析」?分析是看到東西隨便拆開嗎?還是基於閱讀與思索的經驗,所以能夠判斷「什麼是元素」,還有彼此之間的關聯與因果?一直傻傻讀課文和做測驗卷就不會知道這些東西了。
我來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叫作「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而我需要學生去分析議題結構,那麼學生應該要能夠想到什麼?他們應該要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值得被提出來討論的議題,也就是說,這個主張為什麼有值得商榷之處而不能直接說「對啊就是這樣」。所以,每一個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都應該要具備這個基礎,如果連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都不知道,那就是沒事亂問,就好像我問你「你喝水是否會解渴」一樣莫名其妙。
「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的主張之所以會被拿出來討論是必須有前提的。但這個主張一定是要因應一個問題,問題來自於現象,所以現象是什麼?那個現象就是「登革熱病媒蚊指數超高病例超多」,因此「如何滅蚊」就成為一個問題。「放養魚類滅蚊」就成為一個主張而這個前提是因為有人主張「在小型水體(例如果園中的儲水桶或水族箱)中放魚就可滅蚊」,也有人主張「在開放性的水域(例如野塘或溼地)放魚就可滅蚊」。這樣的主張為什麼應該被懷疑?是否違反了什麼實務操作上的認知或學理上的原則?首先,如果只是小水體,為什麼不乾脆把水倒掉就好,而需要把魚放進去?如果小水體可以被清理掉,問題就消失了對不對?
好,但問題就是在於儲水桶的存在是必要的,如果儲水桶不能被拿走,又要養魚滅蚊,這就會導向一個根本性的理論生態問題:「在有限的空間下,在農友應該不會主動餵魚(也就是提供食物)的情況下,掠食者(魚)能夠在水桶中順利成長與永續繁衍嗎?」如果這些想要回應這個問題,就會滾出更多的問題,而問題問得是否完整與精準,就會影響對所需參數的預期,實驗的設計,理論性預測與結果的詮釋。
從觀察到實驗操作的過程其實是很長的 |
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在有限空間而且不被餵食的情況下掠食者是否可成長且永續繁衍」這個問題,需要知道那些基本知識?我需要知道掠食者與獵物之間的關係。什麼關係?掠食者需要吃多少獵物與什麼發育狀態的獵物才能成長、達到性成熟、交配、產下下一代、而下一代還能繼續成長、在空間有限的狀態下,掠食者的密度是否有臨界值?掠食者的壽命有多久?族群增長模型是什麼?問完掠食者方面的問題,還要問獵物方面的問題。所以有好多好多的問題可以被問,但是我們怎麼知道這些問題應該被問?那就只好請你回去看群聚生態學(community ecology)的課本或詞條,還有類似議題的研究案例,這樣你才知道提出這些問題是否合理?所有的問題之間的因果性、時序性、關聯性是什麼?所有被提出來的問題被一一解讀以後,是否就能完整回應你最初的問題:「放養魚類是否可以滅蚊?」
好,除了小水體,還有開放水體。如果在開放水體中,空間限制因素變得比較小了,動物可活動空間變大了,而且不是水桶,而是一個有完整的水生植被的池塘時,那要如何思索這個命題呢?
為什麼這麼龜毛?如果一開始在這個部份沒有想清楚,你就無法預測資訊的閱讀量有多大,沒有足量有效的閱讀,就無法得到進階的資訊來協助你進行更深入的議題探索、假說倡議、實驗設計與流程(protocol)的演練,當然也不會有結果。如果上述都沒有,當然就不可能會出現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進度規畫」。如果沒有進度規畫,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進行到那裏,還有多少需要努力了。
聽起來超煩的,但是抱歉,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好東西也是這樣生出來的。只要有任何的環節出問題,就會變成爛想法、爛產品、爛過程,還有爛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