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所以,在大一上就做專題會幫到學生還是找他們麻煩?

這是我第三次帶普通生物學上學期的實驗,也是第三次讓學生在大一上學期就直接製作專題。這三年來我有很多很多的感想,但是我現在無法以非常有條理的方式來說明所有的心得,但是我還是分享一下我觀察到的諸多問題,與可能的解方。先告訴大家,那些解方都不會出現在大學端。

第一次帶大一實驗課時,我就決定我不想要走傳統的實驗課安排方式,也就是第一堂介紹實驗室,接下來就是使用顯微鏡,看看玻片,接著整個學期都在"觀察"、"操作"與'跑台"中度過。我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我認為這樣的課程安排方式對現在的學生來說已經失效了,你根本看不到什麼教學成效。做得好的同學通常就是因為手巧,或本來就很有興趣。所以他如果在課堂上做得不錯,就只是因為他的技術精進了。然而多數同學可能會很苦手,而且會覺得報告怎麼樣都寫不好,不知道助教究竟在刁難什麼。也就是說,這樣的課程安排,很可能無法真正啟發學生什麼,但只能篩選出手巧,還有本來就已經具備一些經驗的學生。

好吧,第一次帶實驗課就讓他們做專題。第一次似乎還算順利,所謂的順利是指:(1) 該班級原本就有些同學對生物真的很有興趣,而且自己動手做過一些嘗試,所以這類學生的存在就可以帶動班級的氣氛,可以促進一些思考上的激盪;(2) 我的指示和解釋都能夠輕易被了解;(3) 學生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非常不適應,但是到接近期中考的時候就已經變得進入狀況。而且啊,第一年帶的學生還養成了寫部落格的習慣,記錄自己的學習經歷,我認為不錯。

但是我並不是沒有在第一次帶實驗課時發現一些狀況,例如,第一次學生的專題主題不是他們自己想的,而是我想好讓他們挑。他們挑選題目也不真的是因為有興趣,而是因為怕搶不到而亂挑一通,因此他們之所以可以順利完成靠的是自己的聰明,但我後來認為這種老師設定題目讓他們挑的方式,其實沒有達到我的教育目標。因為學生仍然只是在執行我的意志,我早就知道實驗方向是什麼,所以他們並沒有真的從觀察中發現問題。

第二次呢?我就改變作法了。這次我就不再給題目,而是要他們自己想題目。自己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方才是每一個人的人生真實面對的情境。結果我發現,超困難的,超超超困難的。就算高中時參加過實驗能力競賽的學生也覺得迷惘。因為在高中的時候,很多科展的題目都是老師自己的興趣,或是copy別人創意的啊~ 那怎麼辦呢?由於有了第一年帶實驗課的經驗,我就開始放慢速度,以免到最後學生就算看起來有些學習成果,也是老師苦苦相逼勉強生出來的後果。老師看來得意,學生其實還是在勉強配合。

在第二年的時候我多做了什麼呢?一開始不要太快,先從科學邏輯和提問開始。然後再教他們如何查找資料與設計實驗。

可是啊,我發現問題還是好多。第二年的學生之中完全沒有一個對飼養動植物有任何經驗,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從現象的觀察到動手解決問題之間有多遠,也不知道如何為了做實驗而培養動植物(與其他生物)。解決之道就變得在拷貝第一年學生的經驗,但是又拷貝的不好。所以我認為第二年學生的學習成果其實沒有那麼符合預期。而且我發現他們自己問出來的問題非常需要被雕琢,因為有些問題真的好荒謬,而他們並不知道那樣的問題本身很荒謬。

進行到第三年了,我心想,我不要重蹈覆轍,因此我讓共同實驗的數目減量,但求每一個實驗都要做完整。而且在前六週幾乎都在磨練觀察、問問題、找資料、閱讀、比較觀點、如何量化與質化現象、問題數據與解讀之間的關聯性、合理製作圖表、還有參考文獻引用與資料品質判讀這些事。我連共同實驗的目標都改了。以前每一個共同實驗彼此之間沒有關聯,A做完就做B。但在第三年的時候,我決定讓實驗之間的關聯性更強一點,而且也想辦法回應學生的專題主題。


結果狀況有比較好嗎?哈哈,我覺得並不容易。因為問題在於「我認為要慢慢來學生才能學得會」,但是「弄得這麼細緻以後學生並不知道為何需要這麼龜毛」。有學生跟我說,他們以為「上實驗課就是依據指示操作一個流程,然後就下課了」,或是「努力做到標準值,如果沒有就覺得自己不夠好,失敗了」。這讓我開始想要好好瞭解國高中的實驗課究竟是怎麼上?在上什麼?然後為什麼學生的觀察、提問與閱讀能力這樣匱乏?

雖然第三年課程的進行沒有預期的順利,但是我覺得到最後還是有學生真的靠自己得到一些體驗,什麼樣的體驗?
  • 原來,從肉眼可見的現象連結到課本的知識這麼難
  • 原來,問出一個精確又有新意的問題這麼難
  • 原來,網路上有很多資訊是垃圾,要讀過很多垃圾才會知道什麼是相對好的
  • 原來,需要唸那麼多的書才能確定一個觀點的真偽
  • 原來,要確定一個題目的方向那麼不容易
  • 原來,有很多粗淺的想法一開始就會被打槍
  • 原來,提出假說與預測那麼難
  • 原來,記錄現象的方法那麼多
  • 原來,量化與質化現象那麼複雜
  • 原來,在科學實驗中做每一件事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
  • 原來,隨便在報告上寫一句話都需要合理的引用或引述
  • 原來,判斷那些是常識不需要引用,那些不算是常識需要引經據典沒那麼容易
  • 原來,控制變因沒有想像中容易
  • 原來,生物實驗並沒有那麼容易依人的期望操控
  • 原來,平均數、柱狀圖和折線圖根本不夠用
  • 原來,做好一個實驗需要那麼多的統計檢測
  • 原來,好好檢驗一個假說的真偽需要這麼多功夫

其實我覺得就算實驗結果並不如預期中理想,有這些經驗就算是達到上課的其中一個目的。那這個學期究竟有沒有出現什麼有意思的專題點子呢?我覺得其實是有的,而且也值得繼續探索。

有學生試圖討論黃金葛、小花蔓澤蘭還有珊瑚藤為何能成為入侵性植物,結果大多數的植物入侵性假說都未必適用,或難以檢驗。有學生想瞭解菟絲子對寄主發育成熟度的選擇,還拍的不錯的縮時影片。有學生學習使用google與社群平台來自行建構新的校園植物資料庫,也有學生想要重現一些經典的生理生態實驗。雖然在實驗操作與分組討論過程中風波不斷,但我相信這會是對日後學習(與人際關係)影響重大的回憶。

那第四年的時候我會怎麼做呢?我想我還會有新的作法,到時候再看看我們究竟能不能從大一上學期開始就改變學習的方法與面對知識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