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107學年度上學期普生(一)與普生實驗(一)的檢討

107學年度上學期,也就是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份的那個學期的普生正課與實驗課終於結束了,但是我自己在上課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問題,在此提出來做一個記錄,期待下次開課時能夠避免或稍微改善。
  • 在普通生物學(一)(以下簡稱正課)方面,我認為最困難的是去收集、整理與連結大一學生的知識破片。我一向不喜歡直接拿著Campbell Biology的第一章開始重頭上起,因為那種知識結構對他們來說太熟悉了。高中生物就是這樣編的啊~但是學生如果還是傻傻從細胞開始讀,我認為很難建構出一種運用知識的能力。所以呢,我對正課的理想是重建學生對生物科學的知識結構與品味,所以我認為正課本身不需要填塞很多的知識,但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怎麼運用課本中已經提供的知識結構來回應生物科學議題。但是我覺得我有一點太理想化,為什麼?我發現有為數不少的學生過了一個暑假以後就把國高中六年的東西全丟了,而且腦袋裏剩下的都是一些解題過後殘留的隻字片語,根本沒有辦法好好闡述一個概念,更別說什麼議題分析了。
  • 在大學上生物分類與多樣性部份十分困難,因為高中生物在這方面連蜻蜓點水都很少,也就是說除非我們能夠把大多數主要分類的標本或活體收集全,那麼在上課的時候學生會非常無感,因為他們什麼都沒看過,什麼都沒養過 (一個班級50人,從小到大養過動植物的通常低於5人,更別說自己繁殖了)。所以說如果要讓上課的效果好一些,那麼我認為在介紹生物多樣性的部份一定要有充足的標本與活體供學生接觸,要不然紙上談兵非常無聊。
  •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試著著談科學史,談這些知識為什麼被需要?如何被產生?學門之間的交互關係是什麼?要不然我真的不知道學生為什麼要一坐下來就聽這個學,那個學,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為何自己需要這些知識?還有知識產生的過程與時代背景。
  • 然後我認為讓學生寫報告永遠是一個災難,因為99%的學生沒有寫過論說文,我想到這個就氣。所以接下來是不是要連科學寫作一起開呢?要不然怎麼辦?一天到晚改那些看到鬼的報告嗎?在這方面來說我認為要求普通生物學來處理文字語言表達能力的錯落是很難的,但或許我們還是要花一點時間來告訴學生怎麼寫好報告,就算無法達到滿意的程度也應該要試試。
  • 在實驗課方面,我認為不能高估學生在國高中的實驗課經驗。這麼說好了,99%的學生根本沒有經歷過合格的實驗課教育(或是講了也不聽),連做實驗前應該詳讀說明、事前預習、還有把桌面整理好都不知道。就在那邊晃啊晃啊晃~ 看了有些難過。那些會做實驗的該不會都被挑去參加實驗能力競賽,然後去了台清交成吧?此外,99%的學生對活體生物的認知很低落,容易覺得其它生物很笨或很低等,其實我挺討厭這樣的態度。但是沒辦法,因為他們在上大學之前的生物課幾乎只談"人",其它生物只是被草草帶過。如果學生的實驗能力低落,也缺乏經驗,那麼我想在一開始的時後不要期望太高,讓學生做一些非常非常簡單的實驗,讓他們獲得完成的信心,之後才能讓他們做比較開放的題目。
總而言之,如果2019年再開普生正課與實驗,我要花更多的時間去補救他們破碎的能力,這大概要一個半月吧,然後我們才能勉力慢慢前進,進入課程的中心。喔對了,不會問問題,也不想問問題,而且顯然考錯系的狀況太多了,多到我認為不需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