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7-8的實驗課中,我向同學說明了分類檢索表(taxonomic key)的製作要求,然後我們以校園中的螞蟻為材料,讓大家嘗試建立很簡單的檢索表。我在課程中說過,一個好的檢索表需要滿足於幾個原則:
- 從開始到結束所使用的特徵會有巨觀到微觀、大型到小型、不受季節/發育/性別限制到受到以上因素限制的傾向;
- 所有被納入考量的特徵都應該具備種內變異小,但具種間鑑別力的特性;
- 一組特徵最好只被使用一次;
- 儘可能不要使用模棱兩可(具中間型)或模稜兩可的特徵;
- 無論是量化(quantitative character)或質化特徵(qualitative character),最好都是不連續的(discontinuous),以免因為連續性變異而造成判讀上的風險
- 檢索表的對句(couplet)之間要有類比性(例如1a提到體色,1b就一定要提到體色)
- 若是英文檢索表,其文體應該是電信體(telegram style),而不是一般的直述句
- 你需要寫出五種螞蟻的傳統檢索表。我們這次先採用台灣植物簡誌所使用的傳統檢索表格式。這個傳統檢索表還要是中英對照的。例如:
1. 葉先端漸尖或尾狀..........................2
Apex of leaf attenuate or caudate......2
1. 葉先端鈍至圓.................................3
Apex of leaf obtuse or rounded..........3
請注意,電信體是一種無動詞、無定冠詞、無子句的文體。至於與螞蟻形態特徵有關的辭彙,你們可以從老師所給講義中找到,然後也可以試著在網路上搜尋文獻來確認辭彙使用是否精確 (例如觸角10節就是antenna 10-segmented,頭部頂端凹陷的凹陷究竟是concave還是emarginate呢?)
- 做好傳統檢索表以後,請接著製作圖像式的檢索表(pictorial key)。你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很多種形式,其重點是在每一個檢索步驟都要出現一組特徵的圖片,或是手繪圖(或是示意圖)。圖像式的檢索表需要小心地排版,而你們需要把整張圖做好以後再插入blog中才不會亂掉。並請留意你的blog版面設計是否可能讓圖片的呈現效果不佳。
- 最後要請各位討論一個議題。在製作檢索表的時候,你應該會發現最接近起點的特徵狀態(character state)是被越多物種所共享的,而越接近終點的特徵狀態則是越少物種獨具的。這些特徵都需要具備穩定(consistent)的特質才能被使用。然而你也應該會發現有些特質似乎是有變異的,例如體色。那麼為什麼有些特徵(例如體毛多寡)在某些物種具有高度的個體變異(individual variation),但是在某些物種內卻很穩定呢?請試著閱讀一些資料,說明你的觀點,還有相關的假說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建議從這類關鍵字的組合開始:phenotype variability、natural selection、phenotype plasticity、與stasis。
報告的評比將以這三個部份的完成品質(文字、圖像、議題討論)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