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一學生上大學翻原文課本或看原文資料的時候覺得大腦快要爆掉(有影片)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不是從小學就開始唸英文唸到高三,會考基測學測段考成績通通好棒棒嗎?為什麼會看不懂這些資料?很妙啊~
一般來說,自然科學的學術性寫作幾乎沒有假鬼假怪的虛擬語氣啦、複雜的倒裝句啦,還是什麼三不五時插入古字表示氣質啊,通通沒有。看不懂的頂多就只有沒見過的專有名詞,但那些專有名詞一google又馬上就有,所以是為什麼看不懂?為何看文章的速度又很慢呢?
我想了好久好久喔~我在國高中時不是那種英文考得很好的學生。我沒有不喜歡語文,但我並不喜歡上課,因為一上課就是在那邊背單字和背片語,而且那些片語都很糟糕。我明明知道A片語不等於B片語,但是老師就是要你背,背不起來就酸你。究竟是三小啦。說真的,文法就一點點啊,相對於其它西方語言來說,英文真的算簡單了。名詞沒有性(gender),也沒有複雜的格,動詞變化相對簡單。再加上與同樣複雜的中文之間的對應程度沒有太差,並沒有很難學啦。但是我有點懷疑,大學以前的那種英文教育能讓學生駕御大學的原文課本嗎?
好,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我認為教學和評量方法,還有學生自己對於語言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真正的語言能力。
就好比國文一樣,相信很多老師也努力讓學生知道字彙、瞭解文法、然後動不動就要演講比賽、練習中翻英英翻中、寫作文、練聽力、修正發音。但為什麼還不足呢?我不知道現在的英文教育是怎麼樣啦,但我不認為在過去的英文教育中,任課老師會特別說明英語的邏輯性,還有與中文在語法習慣上的差異。很多教學都是片段式的,讀讀課文的,最後都是背單字與練習句型了事,但是很少教導學生如何分析文章,或是讓學生在學習過文法字彙以後,對文章的結構、用詞和語感提出問題。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學生就算通過了考試,仍然缺乏對語言的敏銳度。沒有敏銳度,又怎麼能夠在腦中翻譯成達意的中文呢?如果中文的詞彙也很貧乏,那就更慘了。所以就是雙慘的意思。
一般來說,自然科學的學術性寫作幾乎沒有假鬼假怪的虛擬語氣啦、複雜的倒裝句啦,還是什麼三不五時插入古字表示氣質啊,通通沒有。看不懂的頂多就只有沒見過的專有名詞,但那些專有名詞一google又馬上就有,所以是為什麼看不懂?為何看文章的速度又很慢呢?
我想了好久好久喔~我在國高中時不是那種英文考得很好的學生。我沒有不喜歡語文,但我並不喜歡上課,因為一上課就是在那邊背單字和背片語,而且那些片語都很糟糕。我明明知道A片語不等於B片語,但是老師就是要你背,背不起來就酸你。究竟是三小啦。說真的,文法就一點點啊,相對於其它西方語言來說,英文真的算簡單了。名詞沒有性(gender),也沒有複雜的格,動詞變化相對簡單。再加上與同樣複雜的中文之間的對應程度沒有太差,並沒有很難學啦。但是我有點懷疑,大學以前的那種英文教育能讓學生駕御大學的原文課本嗎?
好,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我認為教學和評量方法,還有學生自己對於語言學習的態度都會影響真正的語言能力。
就好比國文一樣,相信很多老師也努力讓學生知道字彙、瞭解文法、然後動不動就要演講比賽、練習中翻英英翻中、寫作文、練聽力、修正發音。但為什麼還不足呢?我不知道現在的英文教育是怎麼樣啦,但我不認為在過去的英文教育中,任課老師會特別說明英語的邏輯性,還有與中文在語法習慣上的差異。很多教學都是片段式的,讀讀課文的,最後都是背單字與練習句型了事,但是很少教導學生如何分析文章,或是讓學生在學習過文法字彙以後,對文章的結構、用詞和語感提出問題。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學生就算通過了考試,仍然缺乏對語言的敏銳度。沒有敏銳度,又怎麼能夠在腦中翻譯成達意的中文呢?如果中文的詞彙也很貧乏,那就更慘了。所以就是雙慘的意思。
中文沒學好,英文也不會好到那裏去。
那學生呢?除了唸課文,偶爾去買個英語雜誌來看看以外,真的認為除了考試以外,英語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嗎?除了課文以外,學生會想唸唸其它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嗎?學生在行經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時候,會覺得那些中翻英的標語妥當嗎?看到小便斗上那些硬是翻譯的無聊心靈小語的時候,會受不了嗎?學生在看影集下面的字幕時,會很想知道譯者是如何翻譯,而且配合觀眾習慣的嗎?
如果覺得英文只是一個通過考試的工具,甚至覺得英文成績好是一種臉上有光的事,那麼分數再高,都無法代表這個學生具有很好的語言能力,頂多只有考試能力。
那學生呢?除了唸課文,偶爾去買個英語雜誌來看看以外,真的認為除了考試以外,英語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嗎?除了課文以外,學生會想唸唸其它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嗎?學生在行經車站等公共場所的時候,會覺得那些中翻英的標語妥當嗎?看到小便斗上那些硬是翻譯的無聊心靈小語的時候,會受不了嗎?學生在看影集下面的字幕時,會很想知道譯者是如何翻譯,而且配合觀眾習慣的嗎?
如果覺得英文只是一個通過考試的工具,甚至覺得英文成績好是一種臉上有光的事,那麼分數再高,都無法代表這個學生具有很好的語言能力,頂多只有考試能力。
有一天我到某高中去演講,請同學翻譯"In a warmer Arctic, mosquitoes avoid increased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by growing faster"這句話。對高中生來說,mortality大概是唯一不熟的單字。但是要怎麼翻得像是生物科學的科普文標題呢?
如果他對生物科學一點也不懂,來,我們就試著使用google translate得到這種結果:在一個溫暖的北極地區,蚊子避免增長速度天敵死亡率上升。這究竟是什麼鬼?如果學生就這樣翻出來了,你要怎麼說他是錯的?學生可能不知道a不必譯出來,不知道不必逐字翻、然後這個英文標題本身為了吸引人,似乎有點把蚊子族群的波動講得能夠被主動操控,但如果為了要符合文意,大概可以翻譯成"蚊子在暖化的北極氣候下藉發育變快而降低被捕食風險"。可是學生不知道可以這樣做。這時候除了對這個學門的用語習慣的瞭解以外,老師也應該要能理解這其中的奧妙。
那天光是為了把這句話翻譯到達意精簡就花了大概半小時。我不是說高中生不好喔,我是想說,其實讓學生知道好好地翻譯一句話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凡事都是意思到就好,那做再多的閱讀測驗都不會獲得細緻的語言能力。
那大一可以怎麼做?首先,請放棄自己英文原來很好的想法,其實,你真的會發現,文法好簡單但是字看不懂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原來把單字查出來以後還是看不懂有多麼令人傷心。所以大一學生需要一些時間,把自己既有的知識和英文的用語搭配起來,漸漸讓中文體系的知識成長和英文能同步。
其次,看一篇文章不要只看懂意思(這已經很難),第二要看結構。想一想,為什麼要分成這幾段?為什麼這樣是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的功能是什麼?這需要歸納能力。第三就要研究辭彙。請想一想為何這句是拿人當主詞?另一段拿事當主詞?這個動詞究竟可以作用在什麼名詞上?是具體還是抽象的?這都是需要想一想,而不是靠背誦的。
我想一開始只要能看懂就好,但如果看不懂,就一定要問,不能只求助google translate或一樣不懂的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磨難,你或許會發現英文程度真的有變好了。喔重點是,這些知識是你真心想要得到的,而不是想要通過考試或交個報告。
如果他對生物科學一點也不懂,來,我們就試著使用google translate得到這種結果:在一個溫暖的北極地區,蚊子避免增長速度天敵死亡率上升。這究竟是什麼鬼?如果學生就這樣翻出來了,你要怎麼說他是錯的?學生可能不知道a不必譯出來,不知道不必逐字翻、然後這個英文標題本身為了吸引人,似乎有點把蚊子族群的波動講得能夠被主動操控,但如果為了要符合文意,大概可以翻譯成"蚊子在暖化的北極氣候下藉發育變快而降低被捕食風險"。可是學生不知道可以這樣做。這時候除了對這個學門的用語習慣的瞭解以外,老師也應該要能理解這其中的奧妙。
那天光是為了把這句話翻譯到達意精簡就花了大概半小時。我不是說高中生不好喔,我是想說,其實讓學生知道好好地翻譯一句話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凡事都是意思到就好,那做再多的閱讀測驗都不會獲得細緻的語言能力。
那大一可以怎麼做?首先,請放棄自己英文原來很好的想法,其實,你真的會發現,文法好簡單但是字看不懂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原來把單字查出來以後還是看不懂有多麼令人傷心。所以大一學生需要一些時間,把自己既有的知識和英文的用語搭配起來,漸漸讓中文體系的知識成長和英文能同步。
其次,看一篇文章不要只看懂意思(這已經很難),第二要看結構。想一想,為什麼要分成這幾段?為什麼這樣是一個段落?每一個段落的功能是什麼?這需要歸納能力。第三就要研究辭彙。請想一想為何這句是拿人當主詞?另一段拿事當主詞?這個動詞究竟可以作用在什麼名詞上?是具體還是抽象的?這都是需要想一想,而不是靠背誦的。
我想一開始只要能看懂就好,但如果看不懂,就一定要問,不能只求助google translate或一樣不懂的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磨難,你或許會發現英文程度真的有變好了。喔重點是,這些知識是你真心想要得到的,而不是想要通過考試或交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