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寫報告好討厭啊(三) 各式引用引述的品質與格式

絕大多數的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所讀的課本都是懶人包,連課外讀物也都是懶人包,所以呢,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有憑有據的觀點」,也從來沒有「辨證」的經驗。有趣的是,在我自己的求學經歷中,無論是人文學科或是自然學科的教材中有一堆知識都是需要辨證並需要資料佐證的,但老師從來不談,只會直接告訴你「就是這樣子」。所以呢,大家居然都會深信那些其實需要引用與引述資料的知識,但是有些科目,例如公民與三民主義在考試的時候都會「假惺惺地詢問你的觀點」但實際上都要你引述「國父說」或「蔣公說」,根本就是惡夢。

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怎麼可能知道自己在寫垃圾文?又怎麼會知道文獻引用的品質是什麼?

看自己學生論文、改作業或當口試委員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文獻引用的諸多問題。我知道很多學生被挑剔過「文中引用文獻在最後沒有羅列」,還有「格式」
問題。好,格式這玩意兒改一下就會了。我認為最嚴重的問題是引用與引述的品質: 
  1. 許多學生分不清楚引用(citation)與引述(quotation)的差異:引用就是「在消化與理解他人見解之後,提供你接受或反對這些見解的文獻佐證。那引述呢? 如果你認為非常有必要呈現原作者當時說了什麼話,不把原來的文句照抄出來不行,那就得引述了。舉例: "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 (Dobzhansky, 1973)是引述他當年說的話。但Dobzhansky (1973) used this statement to criticize anti-evolution creationism則是引用。 
  2. 引用文獻不完整:在陳述一個觀點時,可能得把該觀點的起始、主要追隨者與支持者的文獻都引用進來才是完整的。但是我們看到的現況是,學生只要覺得文章中有提到那個字就引用了。但那篇文章很可能與那個觀點沒有任何直接關係。任何發展一段時間的觀點都不會只引用一篇文獻。例如「某某假說在近20年來深受科學家的矚目」,然後你只引用一篇文章這樣良心過得去嗎? 好歹要引用除了假說創立者以外的,20年以來的主要論文吧? 也就是說短短一句話得引用至少N>3的文獻,要不然你如何說服別人該議題「長期以來深受矚目」?
  3. 誤讀與誤引用觀點:這很糟,別人沒這麼說就隨便安插文獻進去充字數,這很不可取。
  4. 參考資料品質低落:此外,不少學生所參考的資訊品質很差,例如隨便亂寫的wikipedia、yahoo問答、網路上道聽塗說的偽科學、別人早就整理好的懶人包,最慘的是參考到別人的作業,甚至是高中生的報告。
然後就說到格式了。既然學生在過去根本沒有讀過什麼有憑有據的東西,你要他忽然引用文獻,他整個就慌了啊。但我想在閱讀能力很低落的情況下,一時要要求文獻引用的品質不太容易,至少先從文獻引用的格式說起吧 。我就根據「一般文字報告」與「投影片」兩種型式來談:
  1. 格式分為「在本文中引用」以及「在文章末羅列」:前者只需要引用作者與年代,除非在某些特殊狀況下要強調頁數或圖片編號;然後者通常需要將作者、年代、標題、出處、卷期、頁數、出版社、出版社所在城市或國家,甚至是網址完整列出。

    我舉個例子,有三篇文獻在這個段落中被引用:「
    Enamel, the hardest vertebrate tissue, covers the teeth of almost all sarcopterygians (lobe-finned bony fishes and tetrapods) as well as the scales and dermal bones of many fossil lobe-fins (Smith, 1978; Chang & Smith, 1992; Sire et al., 2009)」。

    這三篇文獻若羅列在文末,依據第一作者姓的第一個字母排列:

    Chang, M.-M. & Smith, M. M. Is Youngolepis a porolepiform?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1992)
    Sire, J.-Y., Donoghue, P. C. J. & Vickaryous, M. K.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integumentary skeleton in non-tetrapod vertebrates. J. Anat. 214, 409–440 (2009)Smith, M. M. Enamel in the oral teeth of Latimeria chalumnae (Pisces: Actinistia):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 J. Zool. 185, 355–369 (1978)

    或依在文中被引用到的先後次序排列:

    Sire, J.-Y., Donoghue, P. C. J. & Vickaryous, M. K.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integumentary skeleton in non-tetrapod vertebrates. J. Anat. 214, 409–440 (2009)
    Smith, M. M. Enamel in the oral teeth of Latimeria chalumnae (Pisces: Actinistia):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tudy. J. Zool. 185, 355–369 (1978)Chang, M.-M. & Smith, M. M. Is Youngolepis a porolepiform?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1992)

    如果在投影片中呈現要怎麼辦?因為我們絕對不會把所有文獻羅列在投影片最末,沒有人會看,因此我們需要在該張投影片被播放的短短幾十秒時間就讓聽眾可以抄錄下最重要的資訊,讓聽眾可以依此找回那篇文獻。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在投影片的內文打上:
    Enamel, the hardest vertebrate tissue, covers the teeth of almost all sarcopterygians (lobe-finned bony fishes and tetrapods) as well as the scales and dermal bones of many fossil lobe-fins (Smith, 1978; Chang & Smith, 1992; Sire et al., 2009)。」在最下方,可以較小的字級把文獻的簡短出處打出來,例如:

    Smith, 1978, J. Zool. 185: 355-369; Chang & Smith, 1992, J. Vertebr. Paleontol 12: 294-312; Sire et al., 2009, J. Anat 214: 409-440.
  2. 作者的引用方式:記得要先弄清楚那個字是姓,自己去查任何一本論文寫作的書都會告訴你西班牙、法國、德國或荷蘭姓氏是那個字,要不要包含介詞或冠詞。單一作者時當然只引用一個作者的姓氏;兩個作者時在內文也只引用兩個作者的姓氏,但是三個作者以上(含)的時候,就只需要引用第一作者,然後加上et al.代表全部作者了。我強調一下,這是在文中的引用格式。在文末還是要全部列出來的。
  3. 要把每一個篇文獻所負責的觀點分開,而不是集合在一起:舉例來說:「某某物種特產於東洋區(A, 1999; B, 2012),而其姐妹群則產於大洋洲(C, 1989)」是正確的引用。但如果你把句子寫成:「某某物種產於東洋區,其姐妹群則產於大洋州(C, 1989; A, 1999; B, 2012)」就一個大錯。因為這兩組文獻並不為彼此支持的資訊負責啊。這樣就是張冠李戴了。
事實上文獻引用的眉角超級多,我在過去的文章寫過很多次,需要比較進階的文獻引用知識的同學要花時間讀一讀才會理解。